凭谢容笙的人品相貌和雄厚资本,无论他看中了谁,对那一方而言都无异于中了几千万票。
但这却不是苏支书想要的。
他只想借一借谢先生的东风,送他寄予厚望的两孩子去首都上学甚至工作,往后兄妹俩互相扶持也能站稳脚跟,当然谢家肯多照顾些是最好不过的。
老二明能干,他凭自己的本事也能有不错的前途,而小美最要紧有份体面的工作,然后凭她出色的相貌和讨喜的性子找一个金龟婿,最好是单位干部的子女,这样舒舒服服就能过上她二哥打拼大半辈子才够得到的生活了。
攀高枝最担心的就是受气,怕遇到磋磨人的公公婆婆,苏支书琢磨着,只要老二有出息有手段,多少也能牵制一二,不至于让小美成为别人眼中可以揉圆搓扁的乡下丫头。
但这种地位十分不对等的牵制,还要建立
这半年多,每次苏小美从首都打电话回来,苏支书事后都会反复复盘,从闺女的话里提炼出关键信息,再结合老大的描述,他仿佛能看到一个不可撼动的庞然大物,管有机会去谢家的偏是最粗心大意的老大和小美,这兄妹俩怕不是顾着吃喝玩乐,半点不注意谢家的不寻常之处,却也不影响他从细节窥探全局他们只注意到的这些,都已经颠覆了他的认知,不正好说明了谢家能量之深不可测、无所不能
能把乡亲们口中公认的“朽木”小美,培养成为首都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就是谢家能量最有力的证明,堪称教育史上的奇迹,放眼全国恐怕也没几个人能做到。
就这样不断的重新认识谢家和谢先生,苏支书对其有了无与伦比的信心,认为只要谢家还愿意罩着,那闺女未来的婆家门第再高也不足为惧,看
自家闺女那性子,丈夫宠着公婆顺着,她的下半辈子才算真正安稳无忧。
而对苏支书来说,谋划这件事,能让闺女一生都受益无穷,才是真正的利益最大化。
可妻子一句谢先生这是把自家闺女当媳妇儿养,彻底给他整不会了。
跳过中间商直接跟谢家做亲家这种事,苏支书想不了一点,只是猜测都要心肌梗塞的程度,现
这世上人心最难料,小美作为对谢家有贡献的人,上至谢先生和他父亲,下到沈凛,难免都对她心存感激,日后少不得照顾些,可她要是嫁进谢家,做过的好事就不值一提了,一生幸福都寄托
所以
这泼天的富贵,苏支书是一点也不想要的。
刘春芳想的倒没丈夫这么深刻长远,只是出于母亲的本能让她心生抵触,挑女婿固然要看家境,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配自家千娇百宠的女孩,但也不能太眼高于顶,两家地位过于悬殊,闺女就得成为别人家的受气包小媳妇了,这就是门当户对的重要性。
老两口如此也算是殊途同归、达成一致了,接下来的半个晚上便忙着商讨对策,看看
就像小美要是嫁进谢家他们便只能束手无策一样,谢先生真对小美起了心思,他们当父母的也是只有干瞪眼的份,毕竟是他们亲手把监护权交到他手上的,人家铁了心要监守自盗,谁也没法子。
他们唯一能用的法子,可以杀敌八百自损一万,让苏小美别去上学了,就呆
可闺女历千辛才把他们做梦都不敢想的名牌大学考回来,不上是万万不可能的,苏支书狠不下这份心,苏小美自己也不可能同意,再有亲朋好友、乡亲邻居的唾沫星子都能把他们淹死。
头脑风暴了大半个晚上,竟是一点作用都没有,苏支书还得用上万能的神胜利法安抚自己和妻子,“小美又不是什么人见人爱的万人迷,谢先生那样的身价地位,眼光品味必然差不了,不会真看上小美的,肯定是咱们关心则乱。”
刘春芳没成想他憋了半天就憋出这么一段话,嘴角狠狠抽了抽,想问问以前到处炫耀小闺女就是讨人喜欢的人是谁
她信个鬼,这糟老头子真是说谎不打草稿。
吐槽归吐槽,老头子说的倒也中肯,“有道理,外人能被这丫头的外表迷惑,谢先生可不会,他那样的聪明人,早就看穿了小美的本性,我不信这样还能有什么心思,应该都是误会。”
苏支书重重点头,“若是误会,贸然挑明反而尴尬,我们就当什么都不知道,趁着他们
刘春芳表示赞同,夫妻俩这便开始了暗中观察,想也知道谢先生公务繁忙、日理万机,连带着小美也不能
而男人们还有地里的活要忙,自家这段时间又门庭若市,几乎方圆十里的亲友都上门道贺了,得要有个懂礼数的负责招待着,女主人刘女士便顺理成章留
大白天,家里又是这般的热闹,谢容笙和苏小美之间的一举一动并无不妥,至少
有了更过分的对比,谢容笙表现出来的就正常克制了,刘女士只觉松了口气,便放心去厨房准备饭菜了。
谢先生给自家送了这么大个惊喜,为了表示感激,刘春芳也准备大展身手,必须顿顿大鱼大肉、好吃好喝招待贵客才行。
他们这
边不临海,不过淡水资源倒挺丰富,鱼虾蟹正是肥美的时候。
天才1秒记住:5LA.CC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