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6
转天上午。
朝堂之上, 一片肃穆。
陆晖听到信使汇报,径直从龙椅上站了起来。他一双狭长凤眼写满了戾气“嘉峪关破了,怎么回事”
禀告的信人赶忙低头。
“回官家, ”信使开口, “是西戎十二部联合起来突袭,边关的将士被打了个措手不及。骑兵过了嘉峪关, 现
话音落地,陆晖还没回应, 刘武威就忍不住了。
刘家三代驻守边关,刘武威亦是大半辈子都活
说完, 刘武威登时出列。
他朝着陆晖行了个大大的武人礼,愤怒出言“官家,末将请战刘家已为大雍守关数十年, 末将愿为官家将西戎统统驱赶出去”
刘武威话音落地,诸多将领纷纷按捺不住。
“怎能破关王金旭当真不顶用, 官家, 末将亦愿战”
“养我等一辈子,不就是为了这一刻”
“西戎往年就算来打,也会等到秋末初冬,这初春时节,草原各部也要养马草啊, 怎如此反常我觉得不对劲。”
“管什么,打就是了”
一时间,朝堂内吵吵嚷嚷。
陆晖听了,反而盛怒之心稍稍缓和。
至少武官愿战,是个好事。只是
整个朝堂,陆晖思来想去的能派去肃州的,除了刘武威,还真想不到别人。
刘家
据说那肃州人,只知刘家,不知官家,这还了得
如今若是把刘武威再送过去,那打完之后呢。
若打,不派刘武威去,猜忌之心分外明晰。
若送他过去打,得胜之后,再将刘武威调回来,则更显自己小气。
陆晖既不想落下猜忌武官的口实,又不是百分百放心。
他的闪烁迟疑,叫高承贵统统放
昨天夜里,高承贵就已经知晓了西戎破关的线报。
一整夜,足够他想出个大概方案了。
如果官家执意要打,高承贵决计不多说什么。但现
“官家。”
高承贵缓缓出列“臣以为,除却带兵出征,其实还有另外一个法子。”
陆晖挑眉,凤眼看向高承贵“哦丞相请讲。”
“要打,何必我等出兵去打这一起战事,就是生灵涂炭,不忍心呐,”高承贵一声叹息,“依臣之见,毋须我大雍出兵,不如叫别人去攻打西戎。”
“哦”
陆晖本还
“可与北狄签订盟约,”高承贵说,“此时西戎的主力都
这北狄,说的就是燕州以北的外族势力。
听到这话,刘武威身后,一名同样四十余岁的中年将领拧起了眉头。正是京城府指挥使萧渊的父亲萧拓。
“丞相的主意不错,却怎能保证说服北狄出兵”他直接出言,“管北狄已有十余年不曾来犯,可他们始终对燕州虎视眈眈。大冲突没有,边关交界处小冲突却从未断过。那北狄也不是大雍的狗,不可能指哪里打哪里。”
“若捞不到好处,换我我也不动。”
高承贵平静道“但若是向北狄许以好处呢官家,臣以为,可岁币于北狄,为北狄出兵费用作为盟约条件。如此,既不用花费自己的钱财,还能去抢夺西戎的草场,北狄不可能不出兵。”
刘武威一听,立刻瞪眼“高承贵,你”
“这倒是个好主意。”陆晖点了点头。
见官家颔首,刘武威立刻闭嘴。
朝堂之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之中。
给北狄钱,与北狄签订盟约乍一听确实可行,只是
最终站出来的是杜守甫。
当朝御史,向官家深深行礼,而后不卑不亢道“官家,岁币不妥。抵御西戎,被就要钱,这风口上还要给北狄送钱粮,民生只会更为艰苦。”
高承贵挑了挑眉“今年风调雨顺,成亦是极好。为了大雍的江山,百姓忍一忍,不也能过若是正面迎敌,何尝又不是生灵涂炭。”
“丞相说的是主动去战,而现
提及过往,高承贵的脸色微妙地僵了僵。
“今年风调雨顺不假,可两年前山东洪涝,丞相可忘记了”杜守甫继续说,“官家,这今年的百姓,也不过是刚刚能吃上饭。”
不提山东洪涝还好,一提这事,陆晖就忍不住心烦意乱。
两年前又是洪涝,又是民反,好一顿折腾。他的表情一下子就冷了下来。
“说政事就说政事,提及丞相年轻时做什么,”陆晖不轻不重指责道,“朕倒觉得,岁币结盟不赖。”
“还请官家三思。”杜守甫坚持道,“西戎和北狄,不论是
陆晖深吸口气,阖了阖眼。
他真是听见杜守甫开口就觉得头疼也正因如此,数月前田猎,陆晖干脆就没让杜家跟过去。
自打两年前洪涝起,杜守甫便是一句好话都没与陆晖说过。
虽说他为御史,谏言上书乃是本职。可天天说,日日说,陆晖觉得就是用水混出来的泥人,也得被说出几分脾气
天才1秒记住:5LA.CC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